|
|
|
|
|
邗江银杏园另辟增收路径 |
|
发布时间:2/9/2011 新闻类别:银杏树新闻点击次数:1213 |
市场跟邗江区头桥镇优质银杏生产基地的上百户果农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前几年几十元一斤的白果(银杏果),如今跌到了两块钱一斤的“白菜价”。不过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却发现,低价并未成为当地银杏产业的杀手,相反,它逼出了头桥镇围绕银杏拓展的增收新路径。
--本文来源于邳州市尚林银杏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http://www.slyxs.com 在生产基地核心区域的庆丰村,村支书徐加银带着记者来到一片800多亩的银杏林。这里的银杏有多年树龄,枝丫茂盛,景象壮观。而在不远处,一些被农民连根拔掉的银杏树还留着残痕。
--本文来源于邳州市尚林银杏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http://www.slyxs.com 徐加银指着“残痕”说:“这些都是刚刚栽了二三年被拔掉的,不是砍的,是拔的。不过现在果农毁树的情况已经没有了——虽然银杏果赚不了多少钱,但围绕银杏做的一系列文章已经为果农们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本文来源于邳州市尚林银杏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http://www.slyxs.com 去年和前年银杏价格狂跌时,村里提出,不能让果农在一棵树上吊死。徐加银带着村干部主动来到扬州里下河农科所请教。专家们考察后建议,可以在银杏园里套种景观植物麦冬草和紫心山芋,它们一个在地表,一个在地下;地表的麦冬草不会因为树冠挡着阳光影响生长。
这个建议,点醒了头桥的果农。以前银杏收益还可以,大家都想不到拓展,一心想着怎么把银杏种好。如今在头桥的银杏林中,地面都铺上了一层麦冬草,而地下的紫心山芋更是城市居民的,仅这两笔收入把银杏果的价格损失补回了一大半。
破解困境,不仅在生产方式上。镇里的干部发现果农的困扰后,迅速和大型连锁超市大润发联系,准备把白果用小包装上架销售,这样销售要比直接批发贵上五成;政府还引进开发商,开发“农家乐”项目,用银杏林风光吸引城里人来旅游度假。当地农民企业家更是四处调研,寻找白果的深加工路径。 |
|
|
|
|
|
|
|